果老星宗又称七政四余 古大才与博学者,常被冠以“上知天文、下知地理、中晓人和”。何为天文呢?文,即纹路、纹饰;天文者,就是天空中呈现的“纹路”。那么浩瀚的宇宙,纹路从何而来?这里包含两个方面,一是从古代的天体学说中的“元气论”,也就是天地初分后,未成形的元气,散而浓稀程度不一,疏密程度这样就会呈现纹路,如云,霞,雷电等。另一方面是指星体运行时,形成的纹路。但以上只是现象,通晓认识了天文现象,接下来就是与“人事”的结合,这属于“实用”。 为何要于人事结合?其实这不是问题,人们关注到天象,本身就是与人事联系起来的。比如注意到昼日明暗变化,而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;分辨寒暑冷暖,指导农事生产;观晓阴晴雨雪,调节安排生活方式等。自伏羲画八卦以应天象,到春秋战国时期,先有《鹖冠子》提出“元气论”,紧接着列子提出“先天五太(前四个)”,认定天地孕育和诞生始于元气;至此影响古代文化最深的“创世论”形成体系。 到了战国末期,阴阳家邹衍总结“五行学说”,并提出五行相生相克理论;在此基础上又创立“五德终始”学说。到此使得朝代更迭及江山社稷得失,与五行联系起来,承何德运,以何种形态对应此德运。如秦认为承“水运”,皇帝服装黑色为主。到明代,所谓的“奉天承运”,指的就承某种德运。这样就把先古的朝代盛衰与社稷结合了。 到了西汉时期,董仲舒为了强化帝王的地位,提出“君权神授”的口号,自此皇帝以“天子”自居。同时还提出“天人感应”的理论,认为“天意和人事交相感应”,君主施行仁政,天呈祥瑞;君子及社稷或许有恙,天象也或早已映现。而古代所谓“知天文”者,正是这两者的参详运用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“天文者,所以察星辰之变,而参於政者也”。(关于何为“下知地理、中晓人和”,以后讲到再具体说) 天象主要的呈现是什么,无外乎日月星辰。因此必须认识这漫天闪烁的星体。首先要说的就是“七政四余”。“日月五星,谓之七政”,即太阳、月球、金星、木星、水星、火星、土星。先了解一下何为“政”,从攵从正,这是个形声会意字;“攵”就是“攴”,指“手持棍”,因此“政”就是使正、匡正的意思。那么由此来看,七政者,应该是指观测这七颗星变动,随时制定符合“天意”的国政。《易·系辞》:“此日月五星,有吉凶之象,因其变动为占,七者各自异政,故为七政。得失由政,故称政也”。这也就是说“天象显,应吉凶”。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,五星之名被冠以“金木水火土”,这和传统文化里的物质元素并不同。如木星,现代天文研究,这是一颗“气态行星”,其主要是由氢、氦两种元素组成。其中氢气约占75%,氢气是可燃的,按属性似乎叫“火星”更贴切。那为何称为“木星”呢?是因为古人观测到这颗星运行到东方青龙之位,其光影呈现青,正合五行之木,由此得名。 最后我们再说何为“四余”,即罗睺星、计都星、紫气星、月孛星。所谓“余”者,这里指的是四颗隐星,也可以看作是虚星,就是“不真实存在的”;因为“余”指的星耀的余气。从相关记载和学说中,对于这四颗星的认定是“罗喉星,南方火之余气;计都星,也当作是水星之余气;紫气星,东方木星之余气;月孛星,北方水星之余气”。在这里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“这是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中,几颗行星运行过后在星空中留下的氤氲之气,因离该行星不远,反射的余光”(这几颗星的名字也见于古印度天文学中,和我国古代的说法及定义、位置不一样)。 七政加罗睺星、计都星就是古代文化里的“九曜”,再加月孛星、紫气星组成“十一曜”;星辰神仙化,名称加“星君”,便是我们熟悉的“九曜星君”和“十一曜星君”了。 |